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的话题,就是关于情感咨询行业无法生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情感咨询行业无法生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做了5个月心理咨询之后对心理咨询很反感,是为什么呢?
首先题主这样的感觉和想法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也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很常见的现象。
***设这5个月的心理咨询是每周一次的设置,而题主又没有过请***爽约什么的,我估计你的心理咨询刚好进行了20次。在这个时候感觉对心理咨询很反感,很累,还不想再去见你的咨询师,是心理咨询里很常见的移情反应。
所谓移情,简单来说就是来访者把对生活里重要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也就是说来访者在咨询进行了二十次左右时,有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在咨询师身上感受到对生活里的某人的情感。
从题主的进一步描述来看,你认为自己不想再去咨询的原因是,“很多时候做完心理咨询情绪都很激动,一个人哭,感觉越来越累”。
在我看来这只是题主能意识到原因,当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毕竟情绪激动,哭泣,触摸到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确实是很累的,有时候也是让人不舒服的,尤其是如果在咨询中谈论了一些过去你一直害怕面对的东西的时候。
但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题主在“情绪激动,哭泣”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对继续咨询下去的害怕。害怕心理咨询把你变得这么弱小可怜,总是哭哭啼啼。或者害怕在咨询里触摸过于深层的内在体验,那些体验是你非常抗拒和害怕的。还有可能你此时对咨询师产生了不好的看法和感觉,你对他感到不安全,可是却觉得无法说(也可能你根本没有感觉到对他不安全)。
综上所述,建议题主可以把“很多时候做完心理咨询情绪都很激动,一个人哭,感觉越来越累”的感觉和你的咨询师表达,尤其是告诉你的咨询师,你因此都不想再来做咨询了。相信你的勇敢表达,可以帮助你在咨询中收获更多,对自己理解更多,从而达到内在的成长。一般来说,当来访者对咨询或咨询师产生不好的感觉,并把这些感觉表达出来,跟咨询师一起去关注这些感觉,往往都是心理咨询往深入发展,达到更好效果的契机。
不想再去咨询,愿意可能是:
2、出现了阻抗,那说明,现在你可能已经咨询到了有关你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就好比,你有一个伤口,之前你是把它盖住的,现在要揭开了,你会很疼很不舒服,你拒绝这个行为,所以开始反感心理咨询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觉得你可以把你的想法直接跟咨询师说,他会跟你讨论为什么的。咨询过程中,反反复复想咨询又不想咨询其实都很正常。只要信任你的咨询师,多沟通,多说想法就好,咨询师会引导你的
其实具体是你和咨询师在咨询室的沟通,所以不知道你在情绪很激动之后她是怎么处理的。 但是我要说明的是三个点。
1)一个是在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势必会触碰到一些敏感的痛苦的过往和伤疤,直面它们是咨询中你需要面对的一件事情。当你去触碰到一些东西,你的情绪就会被扰动,可能会变得非常激动。你可能也哭,很难过,回到当时你的状态中。所以咨询中的这些情绪是必须要经历的。
2)第二个点,你说你一个人哭,觉得越来越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咨询师是有她的角色的,她知道你现在走到哪一步了。当然我不知道你的咨询师目前是什么样的状态,她对于你的治疗有没有她的***设和规划。经过这个情绪很激动的过程后,你们即将走到哪里。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想法和期待,对于咨询的走向有疑问是可以询问你的咨询师的。
3)第三个点,你说自己感觉越来越累,就不想去了。其实对于我来说也是这样的,这个事情如果让我觉得难受,也给我持续得带来一些消极的体验的时候,久而久之,我可能就不想去做这件事了。但是我觉得你和咨询师之间是一个稳定的安全的关系,当你对咨询有这样的感受的时候,你是可以和你的咨询师去讨论的,告诉她你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反馈同时也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这是我的个人想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心理咨询是个复杂的过程,重要和深层的改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适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下,再做判断:
1、是否对咨询师产生了较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如果是在连续和稳定的设置下,五个月的咨询时间里,来访者会和咨询师产生较多的关系卷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移情”关系。你也许可以观察和体会一下,目前对咨询的反感或其他负面体验,在你生活和人际中是否也时有发生,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或模式。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咨询中体验和“活化”这些感觉,可能正是处理和改善自身不良模式的契机。
2、是否是处理到某个自己过去一直回避的问题。题主最近每次咨询后情绪波动都很大,是否与当前正在讨论的某个主题有关。咨询可能让过往被压抑和回避但本身有很重要的问题浮现,因此带来强烈的情绪体验,也可能因此对咨询产生一定的排斥感和想放弃的念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阻抗”。
3、是否和咨询师讨论过这种感受。咨询最终产生效果的前提之一是,来访者尽可能坦诚和真实地告知咨询师自己的感受体验,特别是关于咨询本身的负面体验。无论咨询师是何种流派取向、***用的何种方法,当来访者表达和坦露在咨询中和咨询后产生的不良感受时,(合格的)咨询师都会很重视,并会努力寻找原因,包括可能存在的自身原因、咨询关系中的原因或是技术方法上的原因,从而可能寻找到改善和解决的办法,还可能从中发现以往未得到处理和重视的问题,进而产生更多收获。
4、咨询师是否有明显不当的行为和做法。不排除有些咨询师在咨询胜任力甚至职业***方面存在问题。如果题主判断咨询师有不当行为,建议终止咨询,或提出转介。如果题主觉得不好判断,可以跟信得过的朋友讨论一下,或匿名在线提问。会有很多专业人士根据你描述的具体情况帮助鉴别。
疫情期间,心理咨询师们还好吗,受影响大吗?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线上咨询很好,但事实长程个案非常重要,而长程个案意味着面对面的心理咨询过程,是需要有很多的手法融入其中,更需要心和心的联结过程里,实现内在情绪的处理……
比如呼吸练习
比如人偶排列
……
所以线下的部分就会受到影响
心理咨询师本身职业就是给病人看病的,她们都是受专业培训考核,具备心理专业素质不会[_a***_]疫情这个问题受打击影响地,要是连这点心理素质和本能都没有怎样给别人疏导心理和思想,只不过工作能繁忙来咨询的人多些,受疫情影响一些人面临家人的失去和疾患影响,前去治疗精神上心理上带来的那种恐惧感来缓解精神压力。这些都是她们工作范围内的事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疫情期间,心理咨询师们还好吗?受影响大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与我一起参加心理援助的伙伴的感受,给予真实的回应。
疫情期间,直至现在,我一直是本地***组建的心理援助组织心理专家之一,而且参加了支援武汉及全国心理援助热线团队。现在,还参加了海外华人援助团队。这期间,和团队伙伴共同合作相互支持助力需要心理支持的人们。
工作中,做心理咨询工作经历短的,遇到情绪反应严重的求助者有时会被对方情绪感染,支持完对方之后,需要一点时间修复自己的内心,让情绪平静下来。也有的咨询师会主动寻求督导,释放转化情绪,并发现自己成长的方向突破瓶颈。大约两周左右,一些伙伴们渐渐稳定下来,更有经验和力量陪伴支持守护需要心理支持的人。这当中,一些咨询师成长了,更加懂得尊重自己,做自己能做的,量力而行,给不到支持的及时转介。
我自己也因为疫情,宅在家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心理援助上。每天公益热线或心理咨询两三个。有应激反应强烈的被隔离者,有哭泣压抑的看不到希望的大学生,有无助无望焦虑失眠的单身母亲,有好友跳楼沉溺于悲伤中的痛苦者,还有婆媳关系紧张的中年女士,有恐惧疫情还在一线工作的社工,有防疫一线的家属……倾其所学,专业谦卑尊重地支持每一个人。同时,要在心理援助群值班分享科学防疫知识、情绪管理小妙招、日常生活管理小常识等的内容。
每天还要安排时间学习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共同发起“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行动开展的62位专家(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科医生、医学专家等)进行公益培训,温习巩固提升自己的理论与心理咨询技术,精进自己,更有效地支持需要支持的人们。
开始两周,投入时间精力心力过大,又缺少运动,导致影响睡眠,肩颈酸痛。自查反省总结后,规律作息,增加运动,尽可能做到劳逸结合,疲惫开始缓解。随着国内疫情缓解,心理援助方面的工作虽然继续,然而工作量还是逐渐减轻了,又因为可以到小区外活动,工作生活逐渐走向正轨。
总而言之,疫情期间,心理咨询师因为心理援助内心情感会有冲击身体会有疲惫,然而,也因为自己学心理可以用心理学知识与技术调整自己或朋辈督导相互支持成长自己。在疫情期间,因为援助他人也感受做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服务社会,助己达人的充实与快乐。
若说影响,那便是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