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民情感咨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民情感咨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村发展互助养老,大家觉得怎么样?
农村养老问题严重,前段时间发生的“埋母案”就是这样情况的一个典型,年轻人养老上负担沉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就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负担,但是中国有向下抚育更重的倾向,具体表现为:
农村人辛辛苦苦在田地里劳作,一亩地能够纯收入1000元都是在风调雨顺的好年头,因此只靠田地的收入,根本满足不了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的问题。农民打工就成为常态,为了赚钱养家。但是农村普遍的重视子女教育,为了子女能够上县城的学习,不惜所有积蓄在城里买房,基本花光了积蓄,还要欠银行的***,每月还贷度日,因此还贷不再是城市人的特权,农村人也开始***度日。
二是,老人抚养和照顾
其实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老人在农村种几亩薄田,种个小菜园,过田园式的生活,非常的自在和惬意。但是在遇到重大疾病的时候,虽然有新农保,但是还是要负担不菲的费用,而这时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不是农民不孝顺,但是在经济面前,也是无能为力,因此农村互助养老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大家彼此熟悉,平常就经常在一起串门聊天,这时让年轻的照顾年老的,健康的照顾身体差的,自然而然,再***用时间银行、***补贴等方式,就能够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养老。
总之,农村养老因地制宜,***取互助养老模式,既能够调动农村的积极性,又能够提高养老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其一,农村老人之间的互助来解决农村部分老人的生活及精神慰藉问题,由于现阶段家庭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家庭养老满足不了现有的需求。其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从一开始的传统养老院到现在的农村新型互助养老院,飞一般的提升,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同时也证明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成果,由于农村新型互助养老院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刚建设完成的互助养老院对整个社会具有强大的示范意义。
互助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目前正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这种养老模式是对社区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那么将互助养老模式放到农村发展会怎么样呢?
目前在河北省已经开始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试点,初期取得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他们主要是***用“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支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村委会、子女、***、群众不同主体参与的内容也不一样。村级主要是通过改造农村闲置的学校等房屋为老人提供养老的场所,保障日常运转的用水、用电等问题。而老人则是自愿入住,同时子女要保障其穿衣吃饭、看病等问题。群众参与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捐资捐物等方面。***支持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可以为农村老人带来精神慰藉,较好解决农村老人生活照料及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需求问题。这种模式体现了农村睦邻友好的传统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广意义。但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比如有的地方农村老人直到很大年龄依然在种地、干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年轻老人对年龄大的老人的照顾上的互助就无法实现,如果都等到年龄大了无法独自在家居住养老时入住到集中养老点,这个时候就需要固定的工作人员来照料了,就更像现在的敬老院养老模式了。
因此,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已经没有土地可耕种的农村地区应该推广起来更容易,其意义也更大一点。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扶贫达人团优秀成员,我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三农问题,欢迎大家关注!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主要是八九十岁老人侍候问题!这些老人走路蹒跚行动不便了,弄口吃的很困难。这个问题之所以很突出,主要是农村人打工开店摆摊等第二职业造成的,过去这些老人一般是家里五六十岁的小老人侍候,但现在许多小老人忙着带孙子或打工去了,无暇顾及家里大老人,造成很多老长辈生活在无助之中!
上了年纪的老人吃得不多,主要是一日三餐需要一口热饭,村镇集体和农户两方应该共同规划一下,由农家自已建立敬老院,把村里老人集中侍候起来,资金来源从农贴里拨一点,村镇集体和农户出一点,农村水电和粮食很便宜,只要村里留守妇女自愿办起了敬老院,让敬老院有点经济收益,相信问题迎刃而解!
古语说的“穷不练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练武也要不断花钱买装备的,而且请[_a***_]教武功就像请家教一样,也要花很多钱,再说,穷人家的孩子整天要忙生计,没什么时间练武,所以,穷人家的孩子很少练武,除非是祖传的武功,由长辈从小教起,才能有建树。
武功是古代人生活的必须技能之一,学习的成本高。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说过:“ 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 因此武术是冷兵器时代重要的防身技能。***有机会都会学习,作为一种特殊而必须的技能,因为稀少自然就会收费贵。
武术是一直观教学,经验教学,和读书籍是不一样的,文化课的知识,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感悟理解书籍的内容,可是武术不是这样的,它必须经过多年的练习,不断的纠正动作,长年累月的练习。并且武术是一种体力活,需要营养补充,休息时间,才使身体得到康复和进步。所以古代习武者,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家境富有的,不然供不起自己,更供不起师傅。
旧时武术家的***,往往和师傅吃住在一起,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才能练成出师。在此期间师傅的一切生活开支全部由***负责。
现在不一样了,全民读书,武术不是生活必须的技能,可有可无,所以学武术都便宜。
第一,穷不练武指的是当人穷的时候不要去练武,因为人穷志短,往往会产生许多打抱不平的这种现象,导致于自己会惹出更多的事端,比如当了梁山的好汉,再比如成了五大三粗,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第二,穷人应该多去习文当学习了更多的文化,文学的内容,你就会增长自己的智慧,增长自己的才干,而通过学文可以呢,参加进京赶考,最后高中状元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性格。
古人说冯对,穷文富武,就是说学文比学武要省财力,学文成本低,学文一个老师可以带,好多学生,学武就不一样了,一个徒弟可能有几个教师,穷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力气练武?练武还须要好多装备[呲牙],大国强碱解釜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全足银子,而且过去武教头的薪资是很高的,请到名师就更难了,相比之下,学文就不一样了,拿着一本书好好学,总会苦尽甘来的,就象现在也一样,穷人的孩子,要是把富家的孩子打了,赔钱也赔不起,可是富人的孩子就不一样,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评论李连杰和他的壹基金?
8月4日,第一批救灾物资,412件彩条布、100顶帐篷、1500个温暖包已于6时抵达鲁甸县,这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及网友捐赠支持的。
8月5日20时38分,490床棉被和3600瓶冰露水在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及李家山村小学安置点发放。棉被是第二批救灾物资,冰露水则是第四批物资共120000瓶,是可口可乐中国继捐赠7.2万瓶冰露水之后,为鲁甸地震灾区增加捐赠的。
第三批物资,大米3000袋和食用油3000桶,已于8月5日22时抵达鲁甸县,8月6日,将分别发往鲁甸县火德红镇和巧家县。
8月6日,壹基金还将为李家山村新房子等村社发放大米和食用油,全力保障灾民过渡安置,大米和食用油由沃尔玛中国捐赠。
第二批物资中,由成都仓库起运的1434件彩条布以及150顶帐篷已于8月6日凌晨2时抵达鲁甸。由西安仓库发出的105顶帐篷以及1500件彩条布将于8月6日一早抵达鲁甸,随即发往鲁甸受灾严重的村中。
壹基金的账目我没看过,在这次震灾中,以转运物质为主要工作。我想这个应该是正当工作,因为专业机构,捐款什么的就没多大用了,运送物质救护伤员才是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