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敏情感咨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敏情感咨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敏感人群如果抑郁了会怎样?
作为一个敏感人群,作为一个抑郁患者,会怎么样?能怎么样,生活还要继续,敏感人群思路太多,虽然你有玻璃心,虽然抑郁会让人心情低落和不愉快,两者加起来会有轻生的想法,但是请记得你还有挚爱的家人和心爱的孩子。
如果连想死都敢,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选择让自己开心事情去做。将敏感和抑郁收起来自己知道就好。生活还要继续,记得时常给自己一个微信。
高度敏感的人,约占全部人口的15%~20%,他们来自遗传和变异的“馈赠”。 拥有极强的感知、认知能力,以及悟性。常常表现为温柔、善解人意,却也极其情绪化;有着与生俱来强大的创造力,优秀的罗辑思维和理解力,对价值观有些莫名强烈的执念。 他们就像天生的心理疾病患者,总是背负着莫名的压力、责任感和罪恶感。容易在感情中受到巨大伤害,却又能在发生重大变故时显得尤其坚韧。 高敏感人群,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秉性。我们无需改变,但需要学习。学习如何将“天赋异禀”,变成真正的力量。
高敏感人群由于个体生物学因素,对外界***的反应比一般人出现的早、强,他们思维细腻,做事考虑周全,会注意到别人观察不到的细节和问题,常常对旁人的言语行为想得过多。当接收到******时,会发生过激反应。由于过多的联想和做事的谨慎,每天经受着较多的心理压力和多变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发生抑郁。
高敏感人群具有敏锐的触觉,能清晰地感知周围,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当发生抑郁时,会第一时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并尝试接纳自己,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方面。也正是这一特质,给他们提供了自我心理调整的可能。
一项发表于英国《人格与个性差异》期刊上的研究发现,高敏感的人常常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容易自我察觉和自我分析。文章对英格兰地区166名接收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服务的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那些高敏感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学习调整自己的认知能力。并且研究者在此后12个月的随访中发现,高敏感人的抑郁症状随之减少,而相比之下,其他人的抑郁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变。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高度敏感的人倾向于内化自己感受和学得的东西,并学以致用。他们对于外部信息的洞悉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观察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用以解决遇到的问题。
本身就是高敏感,再加上抑郁,那会非常危险,更容易进入死胡同,可又不能小心翼翼的对待,这样他会更抑郁,这时候家人的陪伴非常重要,而且我觉得有必要向专业的心理人员寻求帮助。
意识高度敏感在生活中有什么帮助?
谢邀
人啊敏感一点是好事,但是高度或者过度敏感便是一种病态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毕竟在这个社会想要没心没肺的活着,每天都那么单纯,显然不可能。反而时刻都得有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是来自生活来自自己的,不是危险意识,不是要你去天天防备别人,总觉得有人在你后面说你坏话,给你使绊子。整日惶惶不安感觉周围全是敌人,那日子还要过了,[_a***_]还要不要了,社交关系还要不要了。这就是高度敏感和过度敏感带来的困扰,就是病态了。
那么如果单纯的只是遇事时,多想一些原因和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便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好事。敏感就像是我们说的多个心眼儿,从来只用来分析事,不针对人,这才是正理。这样才能真的帮到我们快速成长。所以别太过了,过犹不及;也别用错地方了,当心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