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测试双商情感障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测试双商情感障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情感障碍表现?
双向情感障碍又叫做躁郁症,是指患者的情绪波动不稳定,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精神心理性疾病。躁狂发作时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强为主要临床表现。抑郁发作时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持续时间因人而异。
双向情感障碍又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大脑疾病,会导致情绪、精力、活动水 平以及执行日常工作任务的能力出现异常变化。
有四种基本类型的双向情感障碍;都涉及情绪、精力和活动水平的明显变化。 这些情绪上至极端的“情绪高涨”、兴奋和精力充沛的行为(被称为“躁狂 发作”),下至非常悲伤、“情绪低落”或绝望(被称为“抑郁发作”)。 不那么严重的躁狂发作被称为“轻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的人会: 感觉“情绪高涨”、“精神亢奋” 或兴奋
抑郁发作的人会:感觉非常悲伤、情绪低落、 空虚或绝望。
有时候,情绪发作同时包含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这种发作被称为混合型发作。 出现混合型发作的人会感觉非常悲伤、空虚或绝望,同时又感觉精力极为旺盛。
即使情绪波动不那么极端,也可能存在双向情感障碍。例如,有些双向情感障碍患 者会出现轻度躁狂,这是一种严重程度较低的躁狂。在轻度躁狂发作时,人会感觉 良好、极有效率且身体机能正常运作。患者可能不会感觉到哪里出了问题,但家人 和朋友可能意识到情绪波动和/或活动水平变化可能是双向情感障碍。
精神科医生一般运用什么手段诊断出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具体表现为兴奋,话多,挥霍,易激惹与情绪低落,精力减退,轻生念头交替出现。属于精神医学科重病的一种。
在家的认知和行为表现,再通过与患者本人的谈话进行系统的精神检查,判断患者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的问题和程度,结合家属提供患者入院前的社会适应情况来确定诊断。因为精神科的特殊性一般需要详细观察患者行为表现,至少3天或者更稳妥的7天才能查房定诊。期间精神科治疗不会延误,因为精神科一般是症状治疗,也就是对症治疗,你有什么症状我用什么药。
精神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神秘面纱带的太久了,导致现在人们谈虎色变,不敢去精神专科医院。
青少年惊恐发作***会被误诊为双向情感吗?
回答:
数据显示,1994至2003年间,发达国家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的诊断率升高了40倍之多,国内虽然没有相关的数据,但是近几年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大量增加是事实。真的有那么多的儿童、青少年患双相障碍吗?我认为其中很多是误诊,也就是我曾经提及很多次的“泛双相化”问题。
目前,很多精神科医生对儿童、青少年双相特点认知不足,甚至直接套用成年人双相的特征,这是不妥的。要知道,儿童、青少年的症状特异性不高,所以一定要确认患者存在清晰、明确的异常且持续的心境高涨、膨胀或易激惹,持续性的活动增多或精力旺盛,才有可能下诊断。
尤其是关于躁狂和轻躁狂的诊断,这也是争议性最大的领域。下文中列出了需满足诊断标准的躁狂/轻躁狂各种表现,别说儿童、青少年了,就算很多成年患者也未必完全符合,但仍然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包括所谓的“非典型双相”、“软双相”)。
其实,对于儿童、青春期的少年来说,情绪容易波动、多变,经常出现心情高涨、甚至精力旺盛,如果了解了背后的心理活动,会发现很多情况是正常的表现,这本就是该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生理表现之一。
文章中还提及一个非常重要的误诊因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症状与双相障碍的部分症状十分相近,因此不少实质上患有ADHD的孩子被误诊为双相障碍。
为什么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诊断一定要慎重?我还想强调文章没有提及的一点:诊断紧接着就是治疗,而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很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重要社会功能——学习。
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一般都包括抗***药和心境稳定剂,这的确会让孩子的情绪有所稳定,但也往往带来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的副作用,更不用说电休克导致记忆力丧失的副作用。一般来说,本来这样的孩子就存在学习障碍,药物副作用又让这个问题恶化。实际上很多孩子因此成绩大幅度下滑,甚至更无法继续上学,从而加重抑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