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雄情感咨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南雄情感咨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人,朱元璋杀掉30个,还剩下的4人是谁?
帝制时期的开国皇帝,若是列一个最不容易排名榜,朱元璋绝对是榜首。与刘秀,赵匡胤这些出身贵族的人物不同,他是真正的草根出身,从乞丐逆袭到皇帝,其中心酸不言而喻。
但也正是因为帝位来之不易,朱元璋才更加小心谨慎。为了替自己,替后代守住江山,他得天下后对功臣一派大开杀戒,其翻脸无情的程度怕是只有刘邦能之比肩。
所谓乱世出英雄,朱元璋打天下时正逢乱世。他底下人才济济,大家耳熟能详的常遇春,徐达,蓝玉都是朱元璋麾下的悍将。
明成祖朱棣继位以后,列出一份功臣名单,被称为《明初功臣表》。在这份长名单中,共出现一百五十位功臣,其中公爵二十五位、侯爵七十九位、伯爵十二位、子爵十一位,以及男爵二十三位。
朱元璋善于拉拢人心,在打天下的时候绝不轻易诛除大将,但得天下之后就没那么好说话了。这上榜的一百五十位功臣,曾辉煌一时,但平安度过洪武皇帝一朝的却并不多。
在公爵一行人中,郑国公常茂、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和凉国公蓝玉,都在朱元璋称帝以后被以各种理由发配、赐死或直接诛杀。
在侯爵一行人中,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江夏侯周德兴、长兴侯耿炳文、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南安侯俞通源、永嘉侯朱亮祖、临川侯胡美、宜春侯黄彬、汝南侯梅思祖、河南侯陆聚、永城侯薛显、永平侯谢成、怀远侯曹兴、晋宁侯叶升、景川侯曹震、崇山侯李新、普定侯陈桓、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全宁侯孙恪都因为直接犯事或被牵连而被杀或被削爵。
他们主要死于胡惟庸案或蓝玉案,其中俞通源、侯陆聚、侯薛显等人因在事发前就离世,所以只被削爵。
题目本身存在争议,笔者所了解的是最初陪朱元璋打天下只有24人。在这些开国功臣里,被他杀掉的只有7人,有4人为国捐躯,而善终的达到13人。能够善终的人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若是要找出四个安享晚年的,一定是这四位了:汤和、耿炳文、郭英、沐英。同为开国功臣,凭什么就他们能够安度晚年呢?
汤和:汤和可以说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一生战绩显赫,却能够欣然接受朱元璋的封爵。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他不争不抢随遇而安。待到年事已高他请求就告老还乡,交出兵权。
告老还乡以后再也没有参加任何政治上有关的事情,安享晚年。对圣上的地位而言,没有任何的威胁。对于这样的人,朱元璋自然没有必要赶尽杀绝,在他死后还给予封赏。
耿炳文:耿炳文与汤和一般,在军事上身经百战,战功显赫。这样一个战功显赫的人,却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朱元璋身上,自己为人非常低调。会拍马屁,哪一个圣上不喜欢这样的人?(朱棣时期被迫***)
再者耿炳文在军事上的才能确实可圈可点。朱元璋还需要他,想把他留着为明朝继续效力。
郭英:郭英平时对待朱元璋就非常的小心翼翼,生怕哪里惹得龙颜不悦。朱元璋在平时相处能够感受到这一点,觉得郭英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因此也就对他放松警惕了。
其次郭英也是宁妃的弟弟,沾了姐姐的荣幸,也得到了不少恩宠。而他也没有侍宠而娇,为人还是十分的低调。一来二去,朱元璋也就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沐英: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是和他一起从苦日子熬过来的,有着相似的经历,和他的亲生儿子并无二样。甚至比亲生儿子还多一种亲切感。
沐英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处理事务面面俱到,几乎没有什么错漏的时候,因此他也多次得到马皇后的赞赏。这马皇后可是朱元璋的枕边人,让朱元璋就更加的器重沐英了。
后来沐英被朱元璋指派坐定云南,在小说《鹿鼎记》当中,沐王府说的就是沐英的府邸。也就是说到了清朝的时候,沐英也都还一直为明朝守着江山。
这一番分析下来,读者应该也发现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皇位没有威胁,等到什么时候进退。历朝历代,开国功臣都是君王最后忌惮的人。
34人,杀掉30个,还剩下4个是谁?
题主这34人,应该是指朱元璋论功行赏的6公爵,28侯爵
6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魏国公邓愈
28侯爵: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顾时、耿炳文、陈德、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桢、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韩政、黄彬、曹良臣、梅思祖、郭子兴
韩国公李善长,在七十七岁时,因为胡惟庸案被朱元璋事后问责,除了两个孙子,全家七十多人,被一并处死
魏国公徐达,他的死处在争议,《明史》记载病死,《翦胜野闻》记载是徐达病重,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徐达不得不吃,吃完就死了。就算野史说的是真的,个人认为,也不算朱元璋杀的,毕竟那时候的医学,还没有达到特定食物的高度
郑国公常茂,这货就是传说的命好,常遇春死的太早,让他得了好处,没什么能力,后来被朱元璋罢黜,让他弟弟做了郑国公,罢黜后四年去世,估计是被自己傻死的
曹国公李文忠,1384年,46岁时病逝
宋国公冯胜,这货功高震主,不知收敛,好几次因为小事违背朱元璋心意,1395年,被朱元璋赐死
魏国公邓愈,1377年,40岁时病逝
朱元璋大怒:谁把我黑的这么惨!
朕当年在发小汤和的介绍下,加入濠州郭子兴的部队,还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做老婆。朕原本一心为郭子兴效力,无奈老郭气量狭窄,和其他人争权夺利,朕见他没有远大志向,干脆把700多名将士都留下,自己带了24个人出去单干,开始了自主创业的生涯。
《明史纪事本末》明确记载了这24人名单:
这24个人大多是淮西人,都是朕的老乡,他们对朕忠心耿耿,我们艰苦创业,终于建立大明,他们都是朕的开国功臣。
1,善终11人
徐达(54岁病逝,别相信吃蒸鹅的故事,鬼才信)、汤和(70岁年老病逝)、吴良(58岁病逝)、吴桢(吴良之弟,病逝)、陈德(病逝)、顾时(45岁病逝)、郭兴(54岁病逝)、胡海(不叫胡大海,又名胡海洋)、张龙(年老病逝)、张赫(66岁病逝)、华云龙(42岁病逝)。
2,战死2人
花云(战死)、耿再成(战死),他们都是好样的,朕怀念他们!
3,被朕杀死7人